名
特
瓜
果
栽
培
技
術
|
無核白葡萄高產優質栽培技術
無核白葡萄是世界著名的制干良種,其含糖量高,皮薄,肉脆而甜,也是鮮食良種。經過多年栽培與選育,新疆已發現多個類型的無核白,主要是大粒無核白和長粒無核白,大大豐富了無核品種資源,在西北地區很有發展前途。
定植,以春植為主。小棚架5米×1~1.5米,每畝90~130株;籬架3.5×1~1.5米,每畝126~190株。灌水,關鍵時期有5次,開墩水、花前水、果實膨大水、采后水和越冬水。
施肥。基肥:在漿果采收后至埋土前秋施基肥,以有機肥為主,畝施廄肥1~2噸,拌和25~30千克氮磷復合肥,溝施或穴施。
追肥。生育期追化肥2~3次。結合花前水追第一次肥,株施尿素300克,磷100~150克;幼果膨大期追第二次肥,株施尿素200克、磷250~300克;缺肥地塊在漿果著色前再施一次化肥。
根外追肥。漿果著色期噴0.5%磷酸二氫鉀2次,促進早熟和提高含糖量。
修剪。生長期修剪:在萌芽和營養生長初期及時除萌、抹芽和定枝。抹芽和定枝時根據整枝方式的留枝要求,去弱留強,抹去多余的芽,除去密生枝條。開花前一周進行結果枝和營養枝摘心。結果枝從果穗以上5節摘心,營養枝8~10節摘心。
冬季修剪。采收后9月上、中旬進行一次粗剪,疏除密生枝、徒長枝、瘦弱枝和病枯枝,以疏枝為主,增強生長后期架面通風透光,使枝條充分成熟和花芽分化,落葉后開始修剪。無核葡萄以5~8節的結果能力最強,小棚架用長、中、短梢混合修剪;籬架為防止結果部位外移和小部脫空,則采用中、短梢修剪,并全部用雙枝更新,即一個結果枝配一個預備枝,預備枝1~3芽短剪。小棚架可部分采用單枝更新,其比例控制在1/3以內。
噴赤霉素。第一次花前5~7天噴灑,50~80毫克/千克,使果穗伸長。第二次盛花期至小果期噴100毫克/千克,使果粒增大。赤霉素濃度控制在100毫克/千克以下。
采收。鮮食無核白折光含糖量18度以上,制干含糖量20度以上開始采收。
埋土防寒。當旬平均氣溫8℃時開始埋土,將葡萄下架,枝蔓捆好,順放在溝中,埋土厚度25~30厘米,厚薄均勻。
|
哈密瓜栽培技術
播種期。吐魯番地區3月下旬露地直播,其他地區5月初前后露地直播。
栽植密度。合理的行株距應根據品種、整枝方式、種植習慣以及氣候、土壤肥力等條件確定。露地種植行株距一般為4米(雙行)×0.5米,每公頃栽植密度10005株,雙蔓整枝。每公頃用種量2.25~3千克。
間苗、定苗。間苗一般分3次進行,第一次在子葉平展、真葉開始露心時進行,每穴留苗3株;第二次在2片真葉時進行,每穴留苗2株;第三次在團棵期進行,為定苗,選留一株具有品種特征的壯苗。風沙大、地下害蟲嚴重地區定苗時間可適當延遲。
施肥。每公頃施廄肥30000~60000千克;氮、磷復合肥225~300千克;有條件地區可每公頃施餅肥750~1500千克。基肥于秋季收獲后或春季播種前施入,追肥2~3次,第一次在幼苗1~2片真葉時進行,在距幼苗10厘米的畦面上,挖深約20厘米的穴,每公頃施入廄肥約7500千克或施入硝酸銨75~120千克。第二次追肥為溝肥,每公頃施腐熟廄肥30000千克,或混合加施硝酸銨及過磷酸鈣各150千克。施肥后及時灌溉,以免肥料發熱燒根。第三次追肥在果實膨大期,每公頃施磷肥75~150千克,穴施。
灌水。哈密瓜全年灌溉定額為夏瓜6750~7500立方米/公頃,冬瓜6000~8100立方米/公頃;播種前灌水1~2次,苗期灌水1~3次,開花坐果期通常每隔7天澆一次水。果實成熟前控制澆水。
整枝。早熟哈密瓜采用單蔓整枝,即主枝不進行摘心,只去除主蔓基部側芽。中晚熟品種采用雙蔓整枝,即當幼苗3~4片真葉時進行主蔓摘心,子蔓伸出后選留2根最健壯的子蔓,其余子蔓全部摘除,逐步形成以這2根子蔓為骨干的雙蔓整枝方式。
采收。就地銷售,則完全成熟時采摘;外運,則在八九成熟時采收。外運瓜或貯藏瓜,在采摘前幾天,將瓜扭轉一下,或稍剪一下瓜柄,減少水分外流,提高貯運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