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經濟效益來講,種植棉花仍然比種植其他經濟作物省工省事,市場風險小,收入穩定,因而受到農民的青睞。鑒于以上因素,2003年的抗蟲棉良種銷售市場也會一片紅紅火火。那么,在這種情況下,棉農在購買棉種時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
一、棉農要從正規合法的農業科研單位和農資經營企業及其委托代理單位購種。
《種子法》實施以來,正規合法經營種子的企業無非有以下幾種:一是國家、集體及民營農業科研單位;二是注冊資金在100萬元以上,自《種子法》實施后,按要求領取"種子經營許可證"、"種子生產許可證"的種子經營企業;三是已合法注冊的種子經營企業在其有效區域內的委托代理經營單位;四是按《種子法》規定,現已在工商部門注冊經營不再分裝的包裝種子的企業。
二、棉農購買棉種要及時索要購種憑證和發票.并留存好種子封樣和包裝物。
少量購種可只索要購種憑證和發票;集體購種或批量購種時,第一,每個品種至少要抽取400~500克種子的封樣;第二,要盡量索要正規發票;第三,要簽訂《農作物種子購銷合同》,確定雙方責任、權利和義務;第四,要保存好所購種子的包裝物。
三、棉農要選擇適合自己種植的品種。
在選擇品種上既不一味求新,趕時髦,又不因循老品種。可根據所在地區土壤情況和種植管理水平,合理選擇品種。地力差,施肥、澆水條件跟不上的田塊,要選擇一些中等產量水平的棉花品種,如新棉33B、DP99B等,反之則選擇高產品種,如雙抗8號、獸棉92R08、魯棉1138等。另外也要根據不同情況,考慮是選擇早熟品種,還是選擇中晚熟品種,是適合純作的小株型品種,還是適宜間作套種的大株型品種。
四、棉農購種時要選擇抗病性強的品種。
老棉區的棉農要特別注意這一點。因多年連茬種植,許多老棉區因土壤和種子攜帶病菌,導致棉花枯萎病、黃萎病流行,造成大面積減產甚至近乎絕產。據我們在魯西南調查發現。2002年單縣、成武、巨野等老棉區有50%田塊發病,近20%左右棉田減產40%,近10%棉田減產50%~60%。因此,感病棉區和已感病田塊再種植棉花時,一定要選擇抗病性強的品種,如雙抗8號、魯棉研18號等。
五、棉農應盡量購買包衣棉種。
種衣劑集殺蟲劑、殺菌劑、微量元素于一體,具有抗病、殺蟲和增產作用。而且棉種在包衣前要篩選掉30%~40%非飽滿種子和雜質,發芽率也會大幅度提高。經包衣的棉種苗齊、苗壯、苗旺,尤其在育苗期間若遇連陰雨天氣和低溫天氣,不易爛種。據試驗,經包衣的棉種可增產10%~15%。
六、棉農購買棉種后要在規定期限內自測芽率和檢驗純度。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合同法》和《種子法》,一般集體和批量購種時,為明確雙方責任、權利和義務,需方在購種后,要復驗發芽率、純度和水分。芽率應在收獲之后兩個發芽周期內進行復驗。純度在收獲該作物后的一個生產周期內復驗完畢。一旦發現種子質量問題,即應及時通知對方,逾期即視為種子合格。
(齊運安 許志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