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歲的張桂芳是浙江省仙居縣官路鎮石井村一位樸實的農村婦女,11年來,先后與本鎮及鄰近鄉鎮118戶貧困家庭結對幫扶。她為貧困戶提供資金、傳授技術、尋找銷路。2001年與她結對的農戶凈收人81.9萬元,人均收人3000元。
張桂芳出生在一個有著80多年養鴨辦孵坊歷史的家庭里。結婚后,張桂芳與丈夫承包了官路鎮輕工機械廠鑄造車間,賺了一些錢。之后,她做工藝品加工,辦大眾食品飲料廠,也賺了錢,成了富裕戶。
1992年夏初,當張桂芳從村干部那里了解到吳娥花是貧困戶時,便找到吳娥花夫婦說:"你這里養殖環境好,如果擴大養殖規模,建個養殖場,包你一二年內致富。"吳娥花為難地搖搖頭說:"好妹子,說實話,我現在連這100多只鴨子也養不下去了。"張桂芳說:"要是我來幫你們,缺錢我來想辦法,你們賣不完的鴨蛋,我按市場價全部收購,你們愿意多養嗎?""那當然愿意。"吳娥花喜出望外。就這樣,張桂芳和吳娥花結成了第一個對子。
1993年張桂芳把自家的4000元錢借給吳娥花,使她家飼養的鴨子從100多只一下子擴大到了800只,加上市場行情好,這一年吳娥花養鴨的純收入達到2萬多元,一舉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
吳娥花的脫貧,使張桂芳看到了一條她先前沒有走過的人生道路--扶貧幫困。她在這條路上,越走越起勁。
她將小鴨、飼料賒給貧困戶,將鴨蛋回收,使貧困戶從中受益。這樣,許多原先養鴨的或者沒有養鴨的貧困戶都與她"捆"在了一起。北岙村的張新善、坑口洋村的周小賢、石井村的張坦星等10多家農戶先后與張桂芳結對。
為了籌集扶貧資金,在急用錢又貸款無門的情況下,張桂芳不惜賣掉自己的房產和新買的摩托車。11年來,張桂芳個人累計為貧困戶拆借資金近90萬元,自己貼進利息5萬多元。她本人先后被評為縣扶貧先進個人,省個體勞動者熱心社會公益事業先進個人,臺州市優秀共產黨員。仙居縣委、縣政府還專門舉行了張桂芳先進事跡報告會,并號召全縣人民向她學習。
(吳培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