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食類 |
大王棗(也稱南陽大王棗)是從桐柏大棗中選育出的一個優系品種,果實近圓形,縱徑4.5~6厘米,橫徑4.5厘米,平均單果重46克,最大86克,果皮中厚,赭紅、光結美觀,果個均勻,核小,肉質厚嫩,汁多甘甜,鮮食品質極佳。鮮棗含糖量32.3%,干棗含糖82.7%,可食率97.2%,為特大型鮮食優良品種。果實9月中旬成熟,從開花結果到成熟生育期110天。大雪棗(又名蘋果棗),果實近扁圓形,外觀似蘋果,果肩如柑橘;色澤艷紅,有光澤,平均單果重38.5克,最大單果重80克,果肉白色,肉厚,核短小,甜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5%,可食率97.1%,宜鮮食貯藏,品質上等,10月下旬成熟,果實生育期130天,為大型晚熟鮮食優良品種。
冬棗(別名凍棗、沾化冬棗等)是目前鮮食品質最好的冬棗品種之一。果實近圓形,果面平整光潔,似小蘋果,縱徑2.7~2.9厘米,橫徑2.6~2.9厘米。平均單果重14克,最大果重45克,大小較整齊。果肉綠白色至黃白色,細嫩多汁,無渣,甜味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5%,可食率96.9%,品質極上。果核短紡錘形,淺褐色,縱徑1.6厘米,橫徑1.8厘米,10月上旬開始成熟,果實生育期120天。
梨棗:果實卵狀梨形或橢圓形。平均單果重26.5克,最大單果重62克,大小較整齊,果面較粗糙,光澤較差。果皮較薄,深赭紅色,質地疏松,汁液中多,味甜,含可溶性固形物27.9%,可食率97.3%,果實生育期110天,產量高而穩,豐產性強;鮮棗含糖22.5%。 |
觀賞類 |
龍拐棗(別名龍骨棗)果實扁小柱形,單果重5~8克。其大小比較整齊,果面不平,品質中等;樹體小,樹姿開張,樹冠自然圓頭形;枝干多棱或扁圓形,如骨似竹,有棱有節,基部或稍部扭曲如環,形如龍頭拐杖,是做拐杖和其它藝術雕刻最理想的原材料。
黑珍珠(又名胎里紅、三變棗)果實長橢圓形或長卵形,平均果重8.5克,最大果重18.2克,果皮中厚,花為紫褐色,幼果黑褐色,透明發亮,膨大期粉紅或緋紅色。成熟期黃紅、棕紅或粉紅色。果肉綠白色,肉質松脆香甜,風味獨特。可食率95.6%,9月上旬開始成熟,坐果穩定,易豐產。抗病蟲能力特強,是育種研究的理想試材。樹形為自然圓頭形或圓錐形,樹姿開張。花期、幼果期至成熟,極具觀賞價值是,制作盆景的良好品種。
|
制干、加工類 |
金絲新4號為自然雜交金絲棗新品系良種單株。果實近長筒形,中部略粗,單果重10~12克,果面光滑艷麗。果肉白色,質地致密脆嫩,口感極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40%,制干率55%左右,成熟后淺棕紅色,肉厚富彈性。果實生育期110天,抗風、抗病、穩產。
屯屯棗 果實扁圓形,平均單果重22.3克,最大果重34克,大小均勻,果肉厚,綠白色,質地致密,含可溶性固形物32.4%,干棗含糖70.2%,可食率96.7%,制干率58%,9月中旬采收。果實生育期110天。其適應性強,耐旱澇瘠薄,為制干專用品種。
駿棗果實圓柱或長倒卵形。平均果重22.9克,最大果重36.1克。果面光滑,果皮薄,深紅色;果肉厚,綠白色,質地松脆,含可溶性固形物33%,可食率96.3;適宜制干、加工醉棗和蜜棗;9月中旬進入脆熟期,果實生育期100天。 |